城市内涝该咋防范?对此,有专家指出,海绵城市+综合管廊是城市内涝的“出口”。为系统地解决城市内涝灾害,4月6日,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发布《西安市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》,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及市政管网改造。
西安打造城市内涝“出口” 建设海绵城市与综合管廊
2016年7月24日西安暴雨,全市多地“看海”,特别是小寨十字,积水及腰,车辆被困,地铁站进水……如何提高小寨排水能力?城市内涝该咋防范?怎样让雨水“停一停、流一流、渗一渗”?有专家指出,海绵城市+综合管廊是城市内涝的“出口”。
2017年4月6日,西安市政府发布《西安市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》,其中提到,2017年,西安将新开工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,总投资21亿元。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内涝整治、市政管网改造等12大类工程。将系统地解决城市内涝灾害,缓解西安水资源短缺问题,有利于调节小气候,改善城市生态环境。可是大家或许有疑问:海绵城市建设到底有多大用处?今年夏季暴雨到来时,我们还“看海”吗?
海绵城市要建什么?
海绵城市顾名思义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下垫面能够有效地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又可以适当的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
《西安市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》中提到的小寨的海绵城市项目包括:新建育才中学、雁塔区政府地下调蓄库,新建西安美术学院、紫薇花园、丰庆湖地上调蓄池,恢复观音庙地下调蓄库功能;新建西安植物园、纬零街绿地地上调蓄池;南大明宫、南三环长安立交地下调蓄库。还包括新建及改造雨水主干管、支管,截污主干管;改造市政道路人行道透水铺装、非机动车道透水路面、绿化带等。
其实关于海绵城市建设,西安已有先例。2015年4月,西咸新区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。去年,沣西新城在西部云谷园区的2栋楼,约2400平方米推行绿色屋顶示范项目建设。建设中使用新型轻质、保水能力强的介质材料,大大提升了雨水的截留、净化作用,特别在去年7月的一场暴雨中也发挥了显著作用,受到诸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。
对缓解内涝能起多大作用?
自2015年4月起,住建部等三部委先后公布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,重点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、水生态和内涝问题。试点城市的效果又如何呢?
在河南鹤壁市,曾在2015年7月8日起一周内连下两场暴雨,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。而改造后的桃园公园及淇水大道等路段,由于铺设了透水材料,建设了下凹式绿地、蓄水模块等,雨水迅速下渗,几乎看不到暴雨肆虐的痕迹;与此同时,未经过海绵化改造的主城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。
不过首批试点的16个城市中,当年内依然有至少9个城市出现内涝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何也会出现内涝?
一方面试点启动时间有限,大部分项目还在建设中;另一方面海绵城市是个系统工程,大部分城市试点建设规模仅二三十平方公里,而小规模的海绵城市建成区无法解决整体城市的内涝问题。
济南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田戎介绍,海绵城市在治理内涝方面,只是对一定范围内降雨量形成的内涝起蓄滞作用。遇到超过百毫米、甚至两百毫米的降雨,防治内涝还得看城市排水系统,也就是对于下水道综合管廊的改造。
改造综合管廊要等多久?
我们印象中西方国家的城市排水系统大多像地下迷宫一样,能进人还能探险。其实目前国内很少有能进人的排水管道,国内城市排水多以管道为主。
“西安的地下排水系统并不是很多市民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,两侧可以行人,水在中间的排水系统,目前,西安主要使用管道链接,进行排水。”一位业内人士称,“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上,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很受市民注意,其实也主要是由于之前的基础好,青岛市又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修建。整个城市重新修建类似的排水设施是不现实的。”
从最初为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而筹建下水道,直至有意识地规划雨污分流,德国人将这项工程进行了七八年之久,“这样的进度在今天来看太慢了。”青岛市档案馆客座研究员夏树忱说。
而且,这套排水系统如今也难以复制。
“首先是空间有限。当时,地下空间很大,足以铺设口径足够大的管道。如今,城市地下分布着污水、雨水、自来水、电信、有线电视、燃气、供暖、电力等多条专业管线,空间不够。”
此外,铺设10年重现期的管道要比1年重现期的管道每平方米至少多花费2000元,如果一座城市铺设上千公里的排水管道,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巨大的开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