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打开电视机便看到了宣传品牌的广告铺天盖地,走在城市里也是被品牌宣传资料所包围。由此,笔者联想到了我国的陶瓷行业。目前,各级政府培育品牌、大小企业争创品牌、不同消费者购买品牌,报刊杂志宣传品牌,理论家研究品牌,似乎“品牌热”已在中国陶瓷行业兴起。其实不然,当前在我国陶企中存在着点高面低、有牌无名、重硬轻软等问题,这些是制约陶企创品牌的关键。
一提起“品牌”这两个字眼,很多人甚至很多陶瓷企业老板认为,创品牌都是消费类产品(企业)的事情,非要是大的支柱产业、大的企业,非得是海尔、联想,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这样的企业才能创名牌。小企业、原材料产品、半成品类企业创不创建品牌都无关紧要的,持这一观点的,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尤盛。其实如果把中国陶瓷市场上的企业做一个金字塔式的品牌比喻,那么我国陶瓷行业的品牌工作存在四个方面的层次:
第一,金字塔的塔尖只占百分之十左右,这是进入中国市场上的顶尖级的国际品牌和一部分中国名牌;
第二,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品牌,在市场上非常活跃,非常地被消费者看好的,这就是即将崛起的新品牌,这类新品牌的概念是:创业时间短、成长速度快、产品创新多、市场覆盖广、竞争意识强、宣传力度大、企业文化新、管理团队精、经营战略准、发展前景好;
其次有百分之三十有一定品牌意识,但只能称作合格产品;
最底层的百分之四十包括三部分:缺陷产品、质量不稳定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。